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我認,我是妒忌台灣的。


昨晚在家中看了一齣台灣電影 "停車", 是一部公路電影式結構的電影,主角張震因為停泊車子後,給其他人的車子停泊在旁而不能離開,繼而在一夜間遇上不同背景,不同故事的人,發生一連串荒謬的事情。這類電影的多線敘事在台灣主流電影中罕見,至於香港根本沒有人有勇氣去拍這類題材當然不計獨立電影,但我認為那亦會是主流電影裡未來不斷採用的新路向,要知道"停車"在台灣卻意想不到的受歡迎,在歐美更不用說,若然在香港的話,下場只會被當垃圾看待,然而我並非說香港沒有導演可以拍出這樣質素的電影,我意思是他們不會走這個險,除非有外地識貨的投資者,現時那群所謂熱愛電影的投資者通通都是在說狗屁話,他們所謂熱愛電影離不開遠望神州市場,大制作,全與金錢掛勾﹣﹣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功夫警匪..........

說回 "停車",看罷後的第一個反應是很像多年前馬田史高西斯的 after hours, 主角同樣在一夜間遇上生命裡無法預測的事情,充滿存在主義的意味,同時也令我想到美藉華裔導演王穎與作家 paul auster 合力創作的 smoke, 尤其是張震被誤認是老夫婦死去的兒子的一段。

誠然,我是非常的羡慕甚至妒忌台灣可以有這樣的電影,反觀香港來來去去都只得一個王家衛,最可悲是這個王家衛都只是被香港大眾當笑話看待,根本識貨之人極之少。

trailer


呢首歌只是我一路聽住一路寫這篇文章,和電影停車冇關係,但與電影都頗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