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come with the rain d9 已買了一段時間, 昨晚才看了. 越南導演陳英雄的電影對我來說已經不陌生,他之前三部越南為題的電影早已看過, 唯獨這一部一直未有機會看. 陳英雄以往的電影都喜歡採用香港演員如三輪車夫中的梁朝偉,但是飾演越南人, 而今次則找來余文樂, 還有客串性質的李燦琛和谷祖林. 日本方面就有木村拓哉, 韓國有李秉憲和美國的josh hartnett, 可謂雲集日、韓、美、港的國際電影, 全片更佔了大部分在香港取景.
對上看他的作品已是十年前的 vertical ray of the sun, 之後都一直都有留意他的動向, 直到 2008 年終於得悉他有新作就是 i come with rain, 當時一看電影的宣傳海報後, 頓時嚇了一驚, 心裡在想為何多麼像一齣商業警匪片的模樣, 與他過往的風格氣質大相徑庭, 由於當時一看海報後自己連電影宣傳內容都懶得看, 因此一直沒有看到這電影. 可能近輪知道他開拍挪威的森林關係, 陳英雄的名字再次在我腦中響起, 於是的起心幹再次跑進他的電影世界.
沒有估錯, 今次 i come with the rain 是一部懸疑類型電影, 以荷里活的慣常模式打造出像沉默的羔羊或七宗罪的驚悚片種. 但落在陳英雄手上當然不會完全妥協荷里活的框架模式, 電影的主題亦十分清晰, 是救贖和贖罪, 人性徘徊善惡難分的主題, 與他之前的三輪車夫有類似相同的意義, 但商業歸商業, 今次亦難免會加插商業的原素, 例如偵探尋人的故事骨幹、黑幫追車動作場面以及賣弄血腥種種, 在敍事方面, 開頭有點像砌圖的零碎, 去到中段圖像隨之呈現, 最後亦配合商業電影最重要一環-起承轉合, 但陳英雄的粉絲亦不要失望, 因為他的運鏡仍處處散發詩意配合他一直鍾愛的 radiohead, 表現人性盼尋被救贖的凄美, 然而在陳英雄鏡頭下的香港很抽離, 可能是因為全片的角色都是以英語作對白, 而很驚訝余文樂的英語說得出奇地好, 如外國人的口音.
看了 i come with the rain 之後, 我認為電影總算沒有偏離懸疑電影的結構, 因為很擔心陳英雄會把一切詩意化而破壞了懸疑電影的神經質氣氛, 最起碼會令你不由自主一步一步走入罪惡世界的深淵, 這是懸疑電影最基本東西. 電影最有趣是木村拓哉的救世主像徵, 而偵探 josh hartnett 所追捕多年的連環殺手跟 josh 談論到人類的肉體是罪惡附托, 肉體不斷承受為人的痛若, 巧合地木村以救世主像徵的身份為人們治病後自己身軀上所出現的不同的傷痕, 而所有傷痕正像徵著人類的罪孽.
今次為配合國際市場的商業標準, 對電影詩人陳英雄無疑是一大挑戰, 有個現象是每當一些出眾的藝術電影導演因為之前一些作品成功走向國際市場之後, 片商就會順理成章要求他們要拍一齣附合國際市場需要的電影來爭取賺錢的機會, 除了賺錢外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個機會讓自己知名度提高, 結果出來往往是不太理想, 因為導演要兼顧自己的一直堅持的東西之餘又要注入商業原素,若然不能兩者平衡的話, 給一些沒看過導演之前作品的人的評價會是嬌飾造作, 而給一些專誠捧他場的觀眾評價又或者會是不倫不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