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挪威的命題 (轉載)

這篇挪威的森林電影 review, 寫得不錯.

轉載自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4379

趁新鮮滾熱辣寫得就寫吧,寫下心情就好。


好不好看?

好看呀!非常好看。細想可能會想到很多不足的地方,但過程中還是覺得很好看。我不是影評人,也不是藝術家,不懂分析。我覺得好看的結論很純粹也有很老實的。兩小時13分鐘的電影,節奏不算快,星期二早起工作了一整天然後看的七點半,我沒有睡著,也沒有看過一次手表。一直很投入,這種投入的感覺近年已買少見少的,我是無藥可救到看INCEPTION或者阿煩達到會猛看表覺得不耐煩的。

看完後覺得,沒搞錯,這就是《挪威的森林》,這就是我幾乎已忘掉了的《挪威的森林》。

拍出原著了嗎?

這問題不好回答,正如我上一句說了,書的很多情節我也記不起了,我甚至完全忘記了玲子是個甚麼的角色,只記得她的年紀比較大,最後好像跟渡邊也來了一次。所以我是對「是否忠於原著」沒甚麼要執著的。直子和阿綠,我已沒有先入為主的概念,至於其他情節和配角,更是沒所謂。

不過我看著看著,正如我我前一段說了,這就是《挪威的森林》了,這就是我差不多二十年前讀的《挪威的森林》時那份感覺了。陳英雄對書的理解,應該是很透徹的。

在細節上我不清楚電影與原著有多大出入,有多少改動,但《挪威的森林》整本書的命題是非常忠實的以電影這種媒體重塑了出來。

選角方面確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有朋友覺得直子由菊地凜子來擔演是敗筆,我同意。由她來演十九至二十歲的處女,是有點吃力了,但她後來演得很用功,她本身也是個出色的演員,已盡了她最大的努力,錯不在她。另外有朋友又覺得小林綠不稱職,包括內人,但可能她比較青春幼嫩,我倒沒有太大投訴。她的可愛不像日本妹,反而有點東南亞的熱帶味道。

松山研一是沒話說的。我初時有想過小田切讓,但還是松山說「當然啦」時比較溫柔。他演得出渡邊的順從與溫柔,令他的飛來艷福有說服力。我印象中的渡邊倒不是純以靚仔有型取勝的。

有些朋友說電影版一些枝節配角可以刪除,例如永澤學長和他的女友初美學姐。可能是吧,但玉山鐵二演無恥型男很到位(上一回是在《沒有玫瑰的花店》),初美學姐也稱職,他們跟渡邊晚宴的一場戲我覺得很重要。當然,你可以說這一幕有點把《挪威的森林》的其中一個重要命題說得太直白了,出來的效果可能就有點膚淺了。

小說的命題

《挪威的森林》的主要角色都是青春的,就算玲子姐,七年前某些感情事令她來到了精神療養院,事發時她也應該還是很年青吧(不過三十)。王朔寫過一本《動物兇猛》,後來讓姜文拍成了《陽光燦爛的日子》,一開場由姜文親身演出長大後的主人公。這其實跟《挪威的森林》小說的情況差不多,都是步入中年的主角,回想青春時的一段日子。姜文的獨白說,他很想活得誠實,然後老老實實的說出當年的故事。

渡邊也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希望活得誠實,而且盡努力希望通過誠實地生活,而不令自己身邊的人受傷。所以永澤學長還是需要登場的,因為《挪威的森林》不是一個只有男女關係、只有我愛你但你愛他的多角愛情故事。渡邊渴望自己做一個誠實的人,盡可能不說謊話,那是因為他正正活在一個虛偽的年代,虛偽的東大法律系、虛偽的外務省,還有虛妄的學生運動。這些愛情以外的環境因素,我反而是二十年後看電影時感受到更多。村上寫《挪威的森林》時,正是我這把年紀吧。

青春的苦惱,是年青人對真的渴望和求之不得以後的絕望。青春時渴望真愛,同時青春時性慾卻又非常澎湃。愛很美,但虛幻,性說起來可能有點污穢,但由性衝動引發的觸能卻又非常真實,令年青人無法迴避,無從抵抗。《挪威的森林》的命題其實非常老套:年青人其實明知性是不能填補心靈的空虛,就算沒有社會的道德規範,他們其實都想盡量把性與愛完美結合,可是這種人生的終極幸福並不常見,在燥動的青春期就算真的奇蹟地出現了亦難以保存,當時地人不配合的時候,脆弱的人性很可能就會被兇殺的獸性所打敗。獸性大發時,人就不想照看鏡中的自己,人就無法再做到絕對誠實,人就會失控地傷害人、傷害自己。

色情小說

據說很多人看《挪威的森林》,原因是它的色情描寫。可能是吧,但色情是絕對有必要的,沒有情慾掙扎的青春是虛假的。沒辦法,因為只有春青期的精液最旺盛,陽具最容易勃起。據說女性性慾最旺盛的時間可能要稍晚一點,但她們還是在青春時對性事最敏感,所以直子不濕的時候,她非常苦惱。青春的苦惱,往往是性與愛不是在同一條軌道行走的時候。所以那些性愛描寫,在小說裡以至在電影裡,都是有必要的。我甚至覺得,在銀幕上現出一條粗大的陽具,也是應份的事,因為真實的青春,的確有這一幕。刪除了,不過是成年人的虛偽。

活著與死亡

木月自殺了,直子也自殺了,還有初美學姐也自殺了。若以同一類人來推算,渡邊也應該捱不過青春的折騰,他獨自旅行回來,很可能過了幾年,最後還是會選擇自殺的。但玲子姐來了,跟渡邊造愛,讓渡邊去擔當救助自己的人,讓渡邊去向她說出鼓勵她活下去的話。玲子問:「我在旭川可以再戀愛嗎?」然後讓渡邊再說一次「當然了!」既然是會鼓勵人活下來的人,總不好意思自己先去死掉吧。當然了,另外還有一個叫阿綠的女生。

導演的手法

讀網上的觀後感,有批評陳英雄把電影拍得太零碎,故事太鬆散,亦有批評導演當所有人都看過原著,很多事情交代得不清楚。

可能是吧。不過以我看過陳英雄的《夏日的滋味》,我以為《挪威的森林》的故事已是非常緊湊了,當中雖然有些時空上的交錯剪接,但整體上還算平舖直說,對白豐富,比我想像中易看得多了。如果要批評,正如我在上面說過了,反而是有些地方處理得太過淺白,有點流於俗套了。李屏賓的攝影是沒失手的。音樂很有張力,卻就是某些地方有一點點太超過了,如果能再克制一點更合氣氛。另一個就是主角都哭得太厲害了,直子悲哭,渡邊痛哭,後來連幽靜的玲子姐也豪哭起來,也不是不容許他們表現出傷痛,而是人有時就是這樣的,深愛著某個人的時候,可能一點都不濕,可能會忘記了勃起。大悲的時候,有時會流不出眼淚來。不哭不等於不悲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