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friend's choice

Klaus Barbie


1. Kreng– Grimoire CD
2. Mike Dehnert - Framework CD
3. Kaboom Karavan– Barra Barra CD
4. B. Fleischmann/ Herbert Weixelbaum - Walzer Oder Nicht CD
5. Wolfgang Voigt - Kafkatrax CD
6. Mika Vainio -Life CD
7. Sebastian Mullaert - Move The Wave To Your Heart CD
8. Current 93 - HoneySuckle Æons CD
9. In The Nursery - Blind Sound CD
10. Schlammpeitziger - Vorausschauende Bebauung CD



(Singles of the year)

1. Marcel Dettmann - Deluge / Duel 12"
2. Mike Dehnert– Bricolage 12"
3. Mike Dehnert– Before Framework 12"
4. Sebastian Mullaert– Alva 12"
5. Ricardo Villalobos/ Roman Flügel - RiRom 12"




Todd


(Not In Particular Order)
1. Andy stott - Passed Me By / We Stay Together (Modern Love)
2. Mark Fell - Periodic Orbits Of A Dynamic System Related To A knot (Editions Mego)
3. Vladislav Delay Quartet - Vladislav Delay Quartet (Honest Jon's Records)
4. Blouse - Blouse (Captured Tracks)
5. Pete Swanson - Man With Potential (Type)
6. Julianna Barwick & Ikue Mori – Frkwys Vol. 6 (Rvng Intl.)
7. Peaking Lights - 936 (Not Not Fun)
8. Fourcolor - As Pleat (12K)
9. Maria Minerva - Maria Minerva's Cabaret Cixous (Not Not Fun)
10. Roman Flugel - Fatty Folders (Dial)




Calvin (other musick's founder)


1) Desarollos Geometricos CD - Esplendor Geometrico (Geometrik Rekords)
2) Autopia LP - Eat Lights Become Lights (Enraptured Records)
3) Strange & Secret Things CD - Robert Haigh (Siren Records)
4) Orgasmurder CD - Satanismo Calibro 9 (Old Europa Cafe)
5) Subterranean CD - Echologist (Steadfast Recorfs)
6) Atlas Nation LP - High Wolf (Holy Mountain Records)
7) Un Combar Perdu d'avance CD-R - Le Revers Sanglant (No label)
8) Imperia CD - Jacob Kirkegaard + Tobias Kirstein (No label)
9) When Stars Glide Through Solid LP - Twinsistermoon (Blackest Rainbow Records)
10) Pau LP - France (8mm Records)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albums of the year

haus arafna - new york rhapsody


nicola ratti - 220 tones


wolfgang voigt - kafkatrax


emika - emika


secret cities - strange hearts


sonic youth - simon werner a disparu ost


sven schienhammer - altostratus translucidus


kreng - grimoire


various artists - echocord jubilee compilation


moritz von oswald - horizontal structures


matthew cooper - some day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ost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聽風的歌



很喜歡到東門尋寶, 尤其是dvd, 不要說我不支持正版,我是會買飛入場的人. 在那裡基本上很冷門的電影都有可能找到,意思是當你見到然後嘩然地心想"居然呢套都有".

上次上去給我找到一套輯了三齣改編村上春樹的電影作品, 當中我最喜歡是改編村上處女作的"聽風的歌", 不怕告訴你,村上長篇作品中,唯獨頭兩部"聽風的歌"和"1973年的彈珠玩具"沒有讀過, 因此當看電影時沒受到小說以文字先入為主的感覺影響,加上"聽風的歌"是村上第一部作品, 若然1q84令你感到村上的世界觀細故了,我們不如再給自己一次放任,跑回"聽風的歌"去,沉澱在那份虛無的失落感裡。
還有發現男主角居然是深夜食堂的老闆,他年青時確實很有村上春樹人物的特質, 他名字叫小林薰。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 @ clockenflap

photo taken by 袁智聰


一星期前來溜夜趕科場,點知真係拿不到飛,因而錯過了the pains of being pure at heart 在 clockenflap 的演出。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突然十年便過去


近日胃又再出現問題,其實在過去十年甚至廿年,胃病一直與我同行,近日胃酸倒流的情況又再出現。

昨天買了這本書。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the cure - bestival 2011


又就快要做年尾 best album, 上年好似做完唔係好耐,一下子時間快得有點驚。

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


上兩篇post提到天與地的題材也許是cctvb近年少許突破,我所指的突破並非什麼以搖滾樂背景老土故事或那些食人情節,而是針對道德與人性交义關口的命題,加上之前上兩集那句"this city is dying"的迴響甚大,因為那聽來很不像會在cctvb出現的對白,但筆者聽到起雞皮疙瘩,那句說話聽起來很空洞,正如林奕華形容一個政治家為政治目的說著一些動聽的演說,無論電視或電影筆者很抗拒說教的情節,真心的說話觀眾總會感受得到,無須坦蕩蕩地說出來,也許這可能真的是監製的心聲,並非野心地要取悅80,90後的年輕觀眾。

雖然有不足,但在敍事與拍攝手法上也許在近二十年充滿掣肘的電視圈裡算有突破了,故事圍繞眾人活在逝者的陰影下,尤其佘詩曼對男友的思念,並以兩個時空在現實裡不斷重疊,例如在其中一幕佘詩曼與逝世的年輕男友在現實裡的對話,交代了佘詩曼一直活在過去,那份追憶的傷痛在這手法下更顯凄美,在這個長期為師奶服務的媒體裡實屬罕見。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The Ballad of Genesis and Lady Jaye


the film of genesis breyer p-orridge and lady jaye by marie losier.

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Throbbing gristle - heathen earth (remastered)


發現自己與社會愈來愈脫節, 與同事關係又差, 我沒有iphone, 也沒有什麼多餘花費, 以前都喜歡買東買西,現在除了唱片,不想買任何野,有時想自己真的不適合這世界,我有嘗試過投入,但現在好像比之前更叫自己心灰,即使選擇了結自己生命,這個選擇都是屬於自己的,人類最幸運是有自由意志最不幸也是有自由意志.

philip glass - glassworks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天與地

近日無線播出的新劇"天與地"罕有的劇本令筆者倒感意外,畢竟只播了一星期,還有待定論。片尾曲幾好聽。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this mortal coil reissue



考慮買唔買,我三張大碟都有,唯獨沒有那張原曲版本,當年冇買到那個 boxset, 或者現在是時候補飛!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creeper shoes


以前細個曾經買過 sex pistols 的creeper shoes, 而家又想買返對, 返工穿.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sunday



很喜歡星期日下午坐在家中聽唱片, 因為份外寧靜, 然後許可的話晚上看一齣電影.

那麼昨天晚上看了黃精甫執導, juno 和蒼井空主演的復仇者之死. 大家必定想我是為蒼井空而看, 不騙你們,是的,我有部分原因是為她而看, 但我並不是她的粉絲,也沒有看過她的AV,不是故作清高,我本身也時常會看av,只不過蒼井空不是我喜歡看的類型,我的口味較重. 雖則如此, 我覺得蒼井空的樣子幾漂亮,看看她的演技也無妨. 另外原因是想看看黃精甫今次有什麼攪作,他之前的電影筆者真是不懂欣賞,既然如此為什麼又想看呢,也許我是犯賤的. 還好,今次的黃導演終有一部令我感滿意的作品, 起初心裡還在想必定又是令一部以為只要賣弄血腥就行的cult片, 反而看不見的暴力意識比影像更強烈,是什麼令人性推進極限,是社會的畸形架構,還是人性本來是如此,彷彿借了尼采的筆桿輕輕一拂. 而結局也令我倒感意外,表面上好像畫蛇添足,但若要配合電影所探討的題目,這結局也算不錯.還有筆者愈來愈認為juno的口味與觸角不錯,最重要是他有足夠的經濟後盾去排除商業上的顧慮,為只懂討國內歡心的沉悶港產片增添驚喜.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些評論,有的說在差館的輪姦戲太荒謬, 諷刺是現實確是發生了,問題是那宗差館強姦案是在電影之前還是之後發生就不清楚.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bauhaus - the three shadows part II



one of my favourite song of bauhaus.

2011年11月7日 星期一

my favourite british brand


歷史攸久的英國品牌中, 大部分港人都只認識 burberry, 但其實另外有個品牌叫 "barbour" 同樣是英國老牌中的經典, 當然論級數價格不及burberry, 但 barbour 的質素與選料能抵風擋雨,實而不華, 他們專門出產戶外外套聞名, 去年筆者幾經波折在網上購了一件, 雖然知道 lane crawford 有售, 但款色不多又老土.
如果有些朋友門不介意穿二手, 我建議將來有機會到英國旅行, 不妨到當地的二手店摷摷, 因為我覺得二手的觀感會比較好.


青蛙雨


看過杜琪峰的奪命金後, 忽然想重溫 magnolia, 最後一場青蛙雨早晚會在現實發生.

japan


"香港人是哺英倫音樂乳長大的" 出自樂評袁智聰的名言. 經過八十年代英國殖民地代洗禮的樂迷可以說是無一不曾喜歡過 japan. 話雖如此, 我則沒有跟他們一樣為 japan 瘋狂過但也不至討厭, 可能 art rock 始終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自己亦擁他們兩張專輯, 當中有不少名曲自己都頗喜歡. 我認為他們跟當時當道的一眾英倫新浪漫比較, 他們是較特別的一隊, 那別樹一格的編曲夾雜 art rock 與新浪漫的舞曲色彩, 迷倒一眾徘徊在主流與地下的樂迷, 我承認不是很喜歡他們某些作品, 但我是很欣賞他們的風格. 第一張買的japan專輯是 gentlemen take polaroids, 當中一曲 nightporter,是筆者百聽不厭, 之後第二張買的便是 tin drum, 整張作品瀰漫一股神秘的感覺, 如一曲 "ghost" 一樣, 自己最歡是 "cantonese boy", 因為這曲是最易入耳, 此外 "sons of pioneers" 都是自己很喜歡的.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世道無則 - 《奪命金》從火星直墮地獄 (轉載)



text by stanley ng

《單身男女》之惡俗與”媚陸”,讓筆者憤而棄碟。當時我說過,假如杜琪峰韋家輝繼續為賺人仔而甘做「火星男」,我會斷然他們”絕交”。幸好,杜Sir迷途知返,他從火星返回人間了,在《奪命金》裡大書特書現今香港實況與港人面貌。不再有火星式愛情空想,也沒有杜Sir經營多年的暗黑型格,回歸紮實的戲劇,令人回想起他在TVB年代的劇作。當然,這與片中出現的一眾 TVB甘草演員不無關係。

《奪》談的是香港人最熱愛亦最熟悉的股市與樓市。我相信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或城市如香港般,全民皆沾手股市與樓市,港人就算不熱衷、不以此維生,也起碼略知一二。《奪》片中反覆出現樓盤、基金、放貴利、賭外圍等的複雜事物,相信現場觀眾一點都不陌生(我甚至是完全明白),原叔(盧海鵬)的財技精句:「我自己買齊哂咁多隻股票,出入一百次都無你地銀行手續費咁貴。」、「有專人睇住又點呀,咪一樣睇住個市跌」,都引得戲院哄堂大笑(我更是笑得最大聲的一個) 。笑的,大概都是因為「當局者迷」吧。本片在威尼斯參展,筆者不禁想:究竟有幾多外國人真正明白香港人對樓股的狂熱?

《奪命金》的英文片名是《Life Without Principle》,此名字似乎是說,在這個「錢搵錢」的瘋狂社會裡,人為了利益可以沒有道德原則、沒有底線。然而,我的看法不盡相同,因片中各角色其實都很有原則:大耳窿原叔機關算盡見錢開眼,三腳豹(劉青雲)忠心義氣為兄弟在所不惜,凸眼龍(姜皓文)愛以小搏大段望險中求勝,張正方督察(任賢齊)以事業為重甚至不惜丟低家庭、張太Connie(胡杏兒)千方百計置業希望安居樂業。在人生轉折來臨之前,他們都沒有放棄原則,甚至因此掉命、失財、痛失親人,也有人得意外收穫,下場各有不同。

要算片中沒有原則的角色,大概只有娟姐(蘇杏璇)與Tersea(何韻詩)。娟姐近花甲之齡,自知承受能力低,卻貪圖豐厚利潤買基金,最後貪字變貧;Teresa為保工作不惜誘騙他人做高風險投資,其後又把不屬於自己的巨額財富挾帶私逃。面對危機與誘惑,沒有原則的人可以穫利最豐,也可以輸得最慘。

對筆者而言,"Life Without Principle"不是指人沒有原則,而是指世道沒有規則、規律。

世事如棋,無人能得知將來,正如你明明見到股市暴跌,身家大縮水,怎能料到下午便來個大反彈,轉虧為盈?《奪命金》令我想起《人生交叉剔》(Magnolia,99年,P.T Anderson導演) ,同樣是群戲,同樣描述個人面對突如其來的重大轉折時的心理狀態:精神崩潰、猛然醒覺、自尋短見、毅然豁出去……你更意想不到的是青蛙從天而降。而《奪》片人物所面對的重大轉折是股市暴跌、手執著不義之財、掌握別人的性命,還有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無論他/她有沒有做人原則,結果往往出人意表。

世道並無規則,世事無法估計。而人們買股票買基金,是基於對未來的期許。你預期升市,你買貨,你預期跌市,你買空。其實股市與賭博同理,都充滿隨機性,預測升市跌市亦如賭百家樂的「捉路」。可是大部分投資者,只顧將身家性命壓注在這場賭博上面,然後自信滿滿的認為贏定,讓興奮情緒蒙蔽雙眼,感覺自己在火星上飄飄然。又有一些人明明看不通透,卻說「清楚明白」,不見潛在風險,也不料嚴重後果。片中娟姐、Connie與凸眼龍便是這一類人,最後他們遭受不同程度的沒頂之災。

《黑天鵝》一書解釋了世道並無規律的道理,指出人們應學懂如何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

我舉兩個例子吧:

《蝙蝠俠黑夜之神》的小丑在醫院內對被毀容的Harvey Dent表露心志。小丑說:我所做的(恐怖襲擊),其實從沒計劃,每次慌張如一頭追車的小狗。但警察有計劃、黑幫有計劃,你(Harvey Dent)也有計劃,你們都是「謀略者」(Schemer),幻想控制著自己小小的世界。可是,有謀略的人往往是可悲的,最終反被自己的計劃所害,你看看你現在的模樣。

所以,與其機關算盡,小丑認為不如擁抱混鈍的無政府狀態。不把自己捧上火星,反而投身地獄,任由熊熊烈火燒至不壞之身。小丑說:“Introduce a little anarchy. Upset the established order, and everything becomes chaos.”

或許小丑之道太恐怖也不夠現實,事實是很多人面對逆境受不了壓力便自尋短見,例如《奪命金》裡開石油氣罐自殺的失業老伯,走投無路唯有一死了之。還有一些人的情況是,只沾了一點”地獄之火"便萬劫不復,就如被一箭穿心的凸眼龍。

三腳豹沒有什麼謀略,不懂算計也沒有機心,戇戇直直擔屎唔偷食。在他眼中,”出o黎行”不能不講忠心義氣,不可置拜把兄弟於不顧,做人亦不能沒有原則。他亦知道,所有可以令人一朝富貴或”咸家富貴”的,都是賭局,而賭局便無必勝。三腳豹就是有一股傻勁,他不跟別人上火星也不落地獄,什麼樓市股市都置身事外,活在自我建構的道義江湖裡與世無爭。最後,三腳豹果真是「傻人有傻福」,還可以風騷地叼返口大雪茄,笑看火星與地獄裡的人們,狂喜與燃燒。

轉載自: http://stanley5.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8.html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i don't want to grow up


我沒有看過那些年..亦沒有打算看, 此舉並沒有與世為敵的意圖, 況且筆者早就對台灣電影種下一份傾慕, 不信可看看之前的post. 現在只是打開報章周圍都是什麼那些年,甚至連某些專欄都以那些年作開場白, 感到非常煩厭, 令筆者有反胃之感.

我明白那些年是一部屬於大家回到青春的時光機, 那份真摰在世界末日的氣氛下,給自己一生的作結, 也是唯一給自己內心的撫慰, 因此可能除了電影拍得出色外, 在這世道亦正中下懷, 畢竟自己沒有看到, 只是猜測而已.

說到青春描寫的電影, 我必選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雖然不能與那些年一同言喻, 因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一部被青春出賣的電影, 在青春噪動的盛期面對邪惡成年世界帶來的困惑與失望, 是青春無可奈可的沉重代價.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Carsten Jost, Lawrence – A Greater Administration Of Lower Interests 12"



本來呢張12"聽過麻麻地,但個封面真是令我想買了它。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女人多自在

提到電視, 不是馬後砲, 一直都喜歡看港台製作的主題劇, 由以前獅子山下到現在, 他們一直都製作一系列緊貼現實的劇目, 更保持一定的水準. 星期日無意中看到新一輯的"女人多自在"第一集"幸福的旁邊", 由獨立導演麥曦茵執導, 出街後迴響甚大, 證明觀眾其實是有要求選擇更好的創作, 而並不是來來去去的爭產,查案,那些令人看得生厭的垃圾.

2011年10月17日 星期一

life not simple, but keep low profile


近日忙考試, 其他事都不想做, 除了每星期日都會看日劇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有好幾個故事特別感動, 看到鼻子酸酸的. 另外, 食堂雖是佈景設置, 但看過很多集後發現食堂的位置是要告訴觀眾是在新宿歌舞伎町 golden gai 一帶, 因為每次都有不少鏡頭在 golden gai 的四周捕捉, 而食堂的熟客都是在歌舞伎町打滾, 如人妖酒吧老闆, 黑幫老大, 脫衣舞孃等等..

我很喜歡東京,希望遲些再去一次.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emika


近期她都幾紅。

2011年10月6日 星期四

apple



今早看到 steve jobs 逝世消息, 相信亦是大家意料之內, 我甚喜歡蘋果的產品, 但我沒有iphone, 我最早接觸蘋果是在十多年前, 那時因為從事平面設計等工作, 公司全採用 macintosh 工作, 要知道macintosh 和 pc 的 operating system 是有分別, 用了mac 之後,你便會漸漸感到 pc 沉悶乏味, 當時的我為用 mac 機感到一份虛榮和優越感, 而同時亦不斷跟身邊的人說用 mac 比 pc 的好處, 之後我弟弟更成了蘋果的瘋狂粉絲, 沉迷程度比我更甚. 相對現在即使再用 pc 對我來說已沒分別, 因為我已沒有再幹設計的工作, 若是平時日常的簡單上網, 抑或 microsoft office 的程式應用, pc 對我來說已很足夠, 因此對 mac 的瘋狂程度比昔日減褪不少, 至於iphone,ipad, 暫時對我來說吸引不大.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november növelet - from heaven on earth


工業音樂永遠有一種令我振作的力量.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夢影院


筆者時常都會造同一個夢, 夢的內容是回到從前經常去的舊戲院, 然後每次都不是在看戲, 而是在影院外的走廊,樓梯,大堂不停遊蕩, 在夢裡的感覺既不像迷路, 卻又彷彿離不開那裡, 帶點詭異但又不至恐怖, 通常夢境的地點是從前的銅鑼灣翡翠明珠戲院, 即是現時的 MCLJP 戲院, 昔日的翡翠明珠戲院比現在大很多, 現在的MCLJP 戲院 只佔了那裡面積三分一範圍左右, 其餘是餐廳, 而以前戲院是佔了面積的全部, 分開了翡翠和明珠兩院, 翡翠是播港產片, 明珠則是播西片, 記得香港第一部上映的三級片都是在那裡看的, 當時我仍未到十八歲, 身邊的友人亦是, 但又沒有查過身份證..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sóley - we sink


看了 midnight in paris, 很喜歡, 正如 otto 說劇本可能有點無聊, 但也是 woody allen 的投射. 我們常嘆謂自己所身處的年代如何的糟透, 若真的能活在自己一直盼望的年代, 到時又可能想活在另一個年代. 我現在時常回想八十年代如何的美好, 但我在八十年代時其實只是一個小學生, 所以某程度上不可能真正體驗當時的生活, 但我卻敢說如果當時自己已是成年人, 我想結果跟現在可能分別不大, 同樣希望回到某某夢幻年代.

雖則如此, 八十年代是很值得緬懷的, 去到八十年代尾, 已踏上中學階段, 那時很喜歡走堂去看二輪電影, 因為學校下面便是電影院, 非常就腳, 所謂二輪電影是落了畫的電影會在二輪的時段再度放映, 當然收費會便宜很多, 記得當時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 筆者是看了兩次, 第一次是看正場,第二次是看二輪, 還記得那時候我是不會獨自到戲院看戲, 但旺角卡門令我初嘗一個人到戲院看戲的滋味.

還有, 現在那群90後, 一天有機會去到中年, 我認為他們的回憶不會有我們那麼深刻和真摰, 因為現在一切實在太快了, 對他們來說什都一瞬即逝, 他們根本都無法認清那個世界是真實的,那個世界是虛擬的,甚至自己是真實的嗎? 記憶對他們來說太 rare 了.

PS: 如果有90後看了這篇野,他們可能會說, 收皮啦! 老屎忽!

筆者80,90年代的回憶產物:

愛華 walkman灣仔海運商場的唱片店(在那裡買第一張cure)太古城 roller 場南華會的遊戲機中心 灣仔 jimmy white 桌球室中環環球大廈band tee店(那裡認識 sex pistols)新都戲院旺角荷里活商場(即是monitor的最初地扯)technics discman和女同學在銅鑼灣明珠戲院看米高德格拉斯主演的 black rain夢劇院金堡商場地庫的green peace(it 前身) 買 palladium(即是現時金百利商場)百利的lemonhead 和 bb shop古著店阿飛正傳當時放映完畢的屌老母聲灣仔v8機舖開業很短時間的電業城唱片nova disco赤柱木屋區陳百強的無聲勝有聲、譚詠麟的迷惑黑膠、beyond 真的見証大碟、電視義不容情一生何求維園上體育課、大家樂的雞肶意粉、depeche mode the singles 81-85 cd夜晚聽商台的怪談在電視上看到達明一派的今夜星光燦爛銅鑼灣總統戲院、灣仔新華戲院、紅屋餐廳沙田火炭馬會員工宿舍新世界東急、ikea的波波池六四事件在學校裡集體悼念東卡色帶pet shop boys第一次聽到 nirvana 的 smell like teen spirit、amoeba有 alternative section 時期的尖沙咀hmv尖沙咀hmv附近的 my coffee金獅影帶時代廣場的 tower records、sonic youth 來港(但我冇去到)、depeche mode 在大球場演出(同樣冇去到)、藏春閣、灣仔富士舞廳、新加美舞廳、皇后戲院....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the world of shigeru umebayashi



原本今日落信和搵深夜食堂dvd(根本大海撈針),最後卻買了這cd, 好貴啊!! 但冇法,為了"其後"和"周漁的火車"的配樂!

其實我本身很少會買 soundtrack 聽,特別是自己喜歡的電影,因為我覺得這音樂是屬於該電影的,兩者不可分割,那樣才會發揮最佳效果,一起感受才會完全觸動官能反應,但電影"其後"倒例外,原因其後的 main theme 實在太棒了,和另一原因是自己不太喜歡其後這電影,我還未捉摸到很多文藝青年對這電影如此瘋狂的奧秘,或許要看多次才能下結論,但其配樂真是令人很感動。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hermann nitsch - das 6-tage-spiel des orgien mysterien theaters LP



上次到東京旅行買的,一心諗住放,點知市價太低,只好收藏,一直都不太喜歡 hermann nitsch, 計埋而家只聽過呢張碟三次。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深夜食堂 2

唔知有冇中文字幕版, 有就即掃!

講返深夜食堂, 其實呢套野好鬼似好多年前 jim jarmusch 嗰套 night on earth, 只是換了五個的士司機在五個城市裡同一夜裡的遭遇, 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想搵返這齣嚟睇.


night on earht 還有 betty blue 既大口婆演出乘客一角.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深夜食堂


最近看過一齣頗有趣改編自漫畫的日劇,叫做 "深夜食堂",每集只有二十五分鐘。所謂深夜食堂,故名思義是一間為夜鬼而設的餐室,營業時間由晚上12時至早上七時,與其他食店不同是沒有名貴或花巧的食物供給客人,店主只為客人提供的幾款簡單的菜式,還有只準許客人點一瓶啤酒或幾杯燒酒而已,客人不多,但有著各階層的人,他們都有一個故事,店主也不簡單,貌似飽受風霜,如今像退隱江湖的劍客棲身在夜魅霓虹的新宿背後,看遍各式各樣的人,他吸一口煙,然後一笑之置,人海的光怪綠離盡在今夜。

一直都很喜歡以夜間為提的故事,好像 after hours, ptu, 以至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等等,而這日劇以這餐室為背景,每晚遇上的客人都有一個看似平凡的故事,大有可能也曾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沒有,有些看似不足為奇,有些荒謬絕倫,但當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何曾不是哭過笑過執著過,至於為何選擇夜晚,我相信夜晚應是靈魂最透徹的時候。




http://tw.myblog.yahoo.com/captain-ryuki/article?mid=13697
http://innocencechen.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14.html
http://www.meshiya.tv/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savage - only you



更正之前提及過夢劇院的"囚",正確是改編是 savage 的 only you.

其實在八十年代, 類似 savage "only you" 的旋律有很多, 例如有改編玉置浩二由譚詠麟主唱的酒紅色的心.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