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從 smells like records 到 4AD - blonde redhead




唯美低調音樂在香港的獨立圈仍有一定的市場, 當唯美這形容詞一出現,很難避免勾起對昔日4AD的眷戀與回憶,無奈昔日4AD的獨有精神在一批舊樂迷心目中早已蕩然無存. 近年的一隊紐約組合 blonde redhead也許再次喚醒昔日4AD的追隨者, 同時間亦可能吸納一群新樂迷對4AD昔日唯美黑暗音樂的追溯.

要知道一點, blonde redhead 絕非近年的後起之輩, 他們的歷史已有十多年, 問題是他們之前在美國獨立廠牌 smells like records 或 touch & go 所走的是 sonic youth 式的 indie rock 路線,沒有給太多本地樂迷甚至比本地成熟的台灣樂迷留意,直到 2004年轉投 4AD後的一張 mistery is butterfly, 這唱片在編曲上轉向較旋律化, 歌曲內容與八十年代一眾後崩樂隊一樣,追求內在深層意識的東西, 主音 kazu makino 的甜美夢囈女音, 亦正中一眾害羞內向的本地樂迷下懷, 他們的名字從而受到本地樂迷的注目. 筆者雖然是唯美音樂的追隨者,同時亦是 blonde redhead 自出道的樂迷, 但上兩張在4AD的出品倒沒給我太大感覺, 可能自己聽過太多二三線的 dream pop組合,風格千篇一律,blonde redhead 當時在我心中和他們沒太大分別,因為自己一向聽開是他們在 touch & go 時期的作品,當然需要時間去適應突然的轉變, 其實在轉投 4AD 前的一張在 touch & go 出品的 melody of certain damaged lemons 已靜悄悄在改變,因為這唱片在編曲上看得出比以往明顯花了不少功夫,少了lo-fi簡約搖滾, 卻多了 song ballad 的味道,kazu 的聲線也從已往 kim gordon 的影子中逐漸蛻變出來,多了幾分柔弱與傷感, 其實 melody of certain damaged lemons 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張專輯,因為唱片能保持以往的風格之餘亦能加添一份自戀自憐的氣息,兩者平衡得很好.

至於新專輯 penny sparkle 起初沒聽得怎樣起勁甚至有點卻步,但愈聽愈發現有兩曲是特別深刻,分別是 love or prison 和 my plants are dead,把筆者埋著的憂傷再次掀動,當你配上耳筒在街漫無目的穿過人群,樓房,街道,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是筆者近年最滿意的唯美之音,同時也證明他們不再是什麼後 cocteau twins 組合,他們已是蛻變成功的 blonde redhea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