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電影節看了很多高質素的電影,證明自己選擇能力比以往成熟和有智慧,本地電影例如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自己很喜歡但我較溺愛她的前作天水圍的日與夜。而論今年我最喜歡的應該是奧地利電影-Revanche 港譯"把哀傷留給復仇", 表面上是一部復仇的故事,事實是關於人性與道德的題目,雖然結局有點像原罪犯的情節,但原罪犯是人為的安排,而把哀傷留給復仇則完全是命運的巧合,另一個喜愛的原因是後半部當主角逃到家鄉躲避時,家鄉的風景在到處長鏡頭下映出主角心理複雜不安的圖像,他在城市終日為生存而狂奔,來到僻靜的家鄉正好一個強烈的對比,唔知導演有否看過我們的旺角卡門呢?
以下是其他觀眾的評論:
《把哀傷留給復仇》, 與早前和正在香港上映的《課室風雲》、《與魔共舞》、《禮儀師之奏鳴曲》, 及即將上映的《赤色風暴》, 同是剛過去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作品. 不過, 我想《把哀傷留給復仇》能在香港正場上映的機會不大, 原因是《把哀傷留給復仇》文藝和實驗性較重, 但絕對值得戲迷欣賞.
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一邊看一邊覺得很難把《把哀傷留給復仇》斷定為那種電影類型. 開首部分像是黑幫加情色電影, 後來又加入警匪元素, 中段則似是公路和倫理電影, 但到最後則便成是探討道德與人性善惡的電影, 完全打破電影的類型模式.
自己很喜歡男主角的角色設計, 內心世界複雜. 雖替黑幫工作又打劫銀行, 但卻本性善良, 愛女友和父親, 即使滿心仇恨最終亦沒有殺人填命. 但個人最欣賞, 是結尾打破常規的戲劇處理, 充滿思考空間. 結尾男主角看似放棄復仇的目標, 但再細想, 主角被仇人妻子勾引, 表面像是被妻子利用, 卻不正是主角向他丈夫的報復的機會. 不過最終替主角復仇者其實是導演, 讓仇人妻子懷了主角的骨肉, 不是比一命換一命的以牙還牙報復更讓人痛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