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the end of the world



豬流感蔓延,全球逐步暖化,老實說每朝拖狗撒尿,都感到天氣不尋常,春天但秋天的感覺,風又大,有種世界末日的予兆,你可以當我杞人憂天,我都希望是。

對於有好多厭世的人來說,他們寧可快到那日,甚至有d人希望攬住一起死,但對唔住我不是這類人,我希望至少活多二十年,除非你宜家把我一槍打死,冇眼屎乾淨盲。

黃耀明 - 貪生怕死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blind willie mctell - 1927-1933 the early years

有段時間我聆聽很多爵士樂唱片,尤其是三四十年代的即興爵士樂,人們統稱的 "be-bop", 一些熱門的名字如 dizzy gillespie, charlie parker (我在mcb的網名"earlybird"是來自他的一張唱片), 我認為那段時期的 be-bop 和藍調是有相似的地方,甚至有密切關係(說到底爵士樂的根源是有藍調的血統,因此藍調是美國根源音樂沒有人會否定),坦言我自己都係比較喜歡 acoustic 味和鄉謠重的 blues 多過 soul 味的爵士樂。



blind willie mctell 是一位很出名的戰前藍調樂手, 上面那張 1927-1933 the early years 雖然有cd賣,但我最想擁有是黑膠。

繼續藍調 - clifford hayes & dixieland jug blowers


clifford hayes & dixieland jug blowers 並非純藍調,clifford hayes是一位小提琴爵士樂手與他的樂團 dixieland jug blowers 是一隊 jug band 形式的組合, 因此與個人獨奏的 blues 不同,這種模式像爵士弦樂的風格,當然藍調在 jug band 裡是佔很重要的角色。

在香港尋找早期出色的 blues n roots records 是極為困難(其實任何音樂都是),所以有興趣朋友可選擇在此訂購 http://www.yazoorecords.com/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josh white - sings volume II LP


一直都很喜歡 20s-50s 的美國 blues music (尤其是20-40年代即是戰前), 又稱為 american root music, 喜歡那種風味, vintage 的感覺,早上聆聽是很佳的選擇,好多時留意到他們的歌詞頭一句都會 "when i woke up this morning...."

說話



我老婆很喜歡愛得太遲這首歌,時常叫我留意歌詞內容,原來首歌係講工作,友情,親情和愛情,然後我即時想到之前在電影節看過的那齣日本電影橫山家之味。故事是說那家人每年都會在長子的死忌一聚,而二子與父親的感情疏離,彼此話不半句就爭執,但父親年紀日漸老邁,二子都有自己的兒子和家庭,也逐漸體會到父親的心意,在電影完結前,他們由最初冷淡無言卻談起足球來,之後二子坐巴士回家途中,忽然跟他妻子說終於記起之前和父親談起的足球員名字,然後他說每次在父親面前總是想不起那的名字...不久他父親便去世了,然後二子在旁白中說那足球員的名字此終沒有機會親口告知父親....那幕是全片最勾起我感觸,有些說話如果在那時不講可能下次已沒有這個機會。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a.p.c. tee



a.p.c.最近與一些法國組合如一些新名字the teenagers, chateau marmont合作一系列t-shirt,樣子都ok, 價錢 30 euro, 大概三百多港元, 我自己就不會買,因為都算貴。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bauhaus - all we ever wanted

face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feb/6/today-show1.htm

自前年在電影節看過蔡明亮的黑眼圈後, 都未有新作,今天在報章上得悉新作"臉"已入圍康城提名,很期待,當然不是因為康城而期待,蔡明亮每齣電影我都會捧場!

昨夜飲到酩酊大醉,現在還渾身酒氣在公司,其實平日工作的日子都不會飲到那樣!
快d酒醒啦仆街~後面傳來的聲音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動L


一個爛仔講野何須太理會呢,一笑置之!

太空

painting by rene magritte


空氣中的微粒 不朽地生存
目的是讓你我為它呼吸
陽光盡管多少稀爛
她會努力地從湖泊爬出
直至漆黑的夜晚
讓美麗身軀 浮臥在湖面上
目的是讓人們承認她的存在
空中發現的紅色是我渴望永久存在的
目的是讓你知道走過的一半旅程
春天的風聲薀藏著她的笑聲
她已遷離這個小鎮
誰人知道她的蹤影在何處漂泊
目的是讓人們承認她存在過
紅色在春天永久存在
是糖果
還是車尾的亮燈

i wrote this poem in 1999, its about a girl is always there, but in fact she never existed.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半邊人


另一部受爭議的八十年代電影是方育平的半邊人, 當時我只得八歲, 但我依稀記得被電影裡一些不慣看的鏡頭處理吸引,心跳也隨之加速,之後我明白這是一種現實的投射,寫實程度不能與現時的所謂現代主義電影比較, 所以當現在的朋友嘆謂許鞍華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淡如開水,我只能說你們看電影太少了。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ethan rose - oaks

邊緣人


真正要數卧底片的始祖,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新浪潮猛將章國明在1981年執導由艾迪主演的邊緣人,最後主角艾迪被殺的一幕是很經典!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SBCr15UBnY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lino cannavacciuolo - segesta


lino cannavacciuolo那淒美的小提琴演奏,總叫我想到愛神(安東尼奧尼), 愛神在沙灘上起舞的一幕,浪漫又淒美。

2009年4月18日 星期六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anna planteta - untitled 2xcds


今天在公司收到 klaus barbie 的電話,他問我可知道赤色風暴這電影,我知道在電影節是其中一部很熱滿的選擇,是有關恐佈份子的真人真事改篇,可能自己一向對政治性題材不太感興趣,所以沒有特別留意,看過一些評語,應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對這類題材感興趣的朋友,應不會失望。這電影將會上正場。

quoted from 電影節

pro-burger


尋晚在中環威靈頓街電梯對面發現一間漢堡飽快餐店,我認為價錢划算但是質素和份量可以和高級餐廳的漢堡飽相比,如果與近年興起的那間shake n bun 漢堡飽快餐店相比,價錢確實便宜一半,因為180g 的漢堡飽餐,有薯角和罐裝汽水都是$47, 在shake n bun剩係一個飽都五六十元,買埋野飲分分鐘一舊水,但質素份量沒太大分別(可能是裝修關係,但不是問題只是位子太少), 絕對值得向大家推薦!



飽暖思淫慾隔離仲有141。

把哀傷留給復仇 (Revanche) - götz spielmann


今年電影節看了很多高質素的電影,證明自己選擇能力比以往成熟和有智慧,本地電影例如許鞍華的天水圍的夜與霧自己很喜歡但我較溺愛她的前作天水圍的日與夜。而論今年我最喜歡的應該是奧地利電影-Revanche 港譯"把哀傷留給復仇", 表面上是一部復仇的故事,事實是關於人性與道德的題目,雖然結局有點像原罪犯的情節,但原罪犯是人為的安排,而把哀傷留給復仇則完全是命運的巧合,另一個喜愛的原因是後半部當主角逃到家鄉躲避時,家鄉的風景在到處長鏡頭下映出主角心理複雜不安的圖像,他在城市終日為生存而狂奔,來到僻靜的家鄉正好一個強烈的對比,唔知導演有否看過我們的旺角卡門呢?



以下是其他觀眾的評論:

《把哀傷留給復仇》, 與早前和正在香港上映的《課室風雲》、《與魔共舞》、《禮儀師之奏鳴曲》, 及即將上映的《赤色風暴》, 同是剛過去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作品. 不過, 我想《把哀傷留給復仇》能在香港正場上映的機會不大, 原因是《把哀傷留給復仇》文藝和實驗性較重, 但絕對值得戲迷欣賞.

這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一邊看一邊覺得很難把《把哀傷留給復仇》斷定為那種電影類型. 開首部分像是黑幫加情色電影, 後來又加入警匪元素, 中段則似是公路和倫理電影, 但到最後則便成是探討道德與人性善惡的電影, 完全打破電影的類型模式.

自己很喜歡男主角的角色設計, 內心世界複雜. 雖替黑幫工作又打劫銀行, 但卻本性善良, 愛女友和父親, 即使滿心仇恨最終亦沒有殺人填命. 但個人最欣賞, 是結尾打破常規的戲劇處理, 充滿思考空間. 結尾男主角看似放棄復仇的目標, 但再細想, 主角被仇人妻子勾引, 表面像是被妻子利用, 卻不正是主角向他丈夫的報復的機會. 不過最終替主角復仇者其實是導演, 讓仇人妻子懷了主角的骨肉, 不是比一命換一命的以牙還牙報復更讓人痛苦.

scenes from a marriage - ingmar bergman


電影節基本上是圓滿結束,但還有安東尼奧尼和英瑪褒曼的專題,我選擇了英瑪褒曼的 scenes from a marriage, 其實之前都有做過褒曼專題,但今次就放影他後期的作品,我選擇 scenes from a marriage 的原因除了對電影內容本身感興趣外,是因為市面上的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系列太貴,祖國的d9又找不到,其實入戲院都好,因為電影差不多三小時長,若在家中看可能會分兩次,在戲院就可以一氣呵成。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gabriel ananda & dominik eulberg - kirschplunder & Jasmin tee bei gabriel 12"


如果 kompakt 同 traum 這兩個德國跳舞 label 相比, 我自己比較喜歡 traum, 可能無過份舞池,但又不失令人陶醉的旋律感,而 traum 裡我很喜歡 dominik eulberg,他與 gabriel ananda 合作的十二吋也很有水準。

chaton - +91 ahead session 1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the gerogerigegege - no sound 7"

二十四城記


今晚看了電影節閉幕電影二十四城記,一齣令我感動的電影,半虛構半記錄一間位於成都具有將近一世紀歷史的工廠在成為地產商新樓盤的犧牲品下不同年代的工廠員工所面對的轉變。導演賈樟柯關注是在這變遷下人們的心態,令他們各人都喚起昔日在社會主義下種種與工廠不可分割的記憶,電影有趣地方是三個虛構的女工(其中一個是工人的女兒),另外五個真實工人在工廠的故事,為他們一個逝去時代的感動緬懷。


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

siouxsie & the banshees -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這是我昔日買的第一張 siouxsie, 跟隨了我很多年,那年買了之後無耐便到澳洲讀書,那時在澳洲因為寄宿原因,我們會把自己的財物mark低自己的性名,這張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現在還留有用黑色 marker pen 在 cd 盒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我是因為 cure 才認識 siouxsie, 之後認識 sex pistols 後才知他們是差不多同期出道,那時的siouxsie 又寸又punk!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gustav - we shall overcome



剛剛發了一個夢, 和我老婆到維也納旅行,由深圳轉車。

2009年4月11日 星期六

gel-sol - iz


自少都覺得白韻琴是一名美人。

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

b.fleischmann - angst is not a weltanschauung (repost)

早前因為不知什麼原故,個 blog 無情情消失左,可能按錯制, 所有 post 無哂,但前幾天發現可以還原, 但我沒有把所有 post 還原,只有選擇性按原來貼出日期把它們重見天日, 當中抱括一眾作者們為 efd records 寫的文章。




有關這張唱片的評價已聽過不少,風格改變了..........但真的沒想到如此徹底,令我完全不知所措。

今天公司放早,但卻不想回家,於是便走了去灣仔某商場買色情光碟渡除夕,但太早的關係,摸了門釘,其實前幾天都想買這張唱片但沒有時間,於是把心一橫,走了過旺角為08年的唱片上尾班車,看看他能否入我08年所聽的唱片總結,於是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把唱片放進唱盤裡,然後我自言自語又發作,我是否播錯唱片? 除了第六cut 如果你不告訴我這是 b.fleischmann,我完全無法認出是其出品,可想得知,今次的改變完全給了一眾哺 b.fleischmann 乳長大的人一記耳光,以往那份風光如畫下的絲絲傷感氣息一掃而空換來是有點像 steve reich 那類 avant garde 的簡約氛圍,以往那份情感彷彿被冷卻了,其實在 b.fleischmann 的作品裡出現 vocal 對我來說影響不太大,但問題是音樂已改頭換面,已不再是昔日b.fleischmann 的招牌貨,那叫我如何接受,正如 nebuauten 那張 perpetuum mobile 趕走了很多人一樣,當然不應把他們相題並論!

老實說今次如果不看 b.fleischmann 的名字,整張專輯質素絕不低,或許我不應寄望他吃老本,又或者去年的雙唱片 melancholie/sendestrabe 實在叫我無法忘懷, 無論如何舊不去新不來,我是否都應該向他學習,把去年不愉快的事情放低,寄望新的一年有新的改變。

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與安娜的四個晚上 four nights with anna


你可以看作是重慶森林王菲角色的男版,這位波蘭男子同樣與王菲一樣選擇與世界拒絕溝通,同樣與王菲一樣偷偷闖進心儀的家裡,一個就換鑵頭招紙, 一個就補衫鈕,但這位波蘭男子命運就堪坷得多,或者女追男隔層紗的理論,波蘭男子沒有王菲般幸運,還遇上更糟的噩運,波蘭導演 Jerzy Skolimowski 沒有像王家衛那樣處處 jump cut 可見,反而沉積著厚厚的灰塵,冷漠的調子令筆者好像活在同一天空下,所以不要給坊間波蘭重慶森林騙到,最後還上演一場卡謬 "異鄉人" 式道德與人性的審判。

但我自己不太喜歡,因為不想看太多只得一個 tone 的電影,有點透不過氣來,雖然電影有令人反思的地方,但那個 tone 也許沉重了一點。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fusa


在電影節看了一部很喜歡的電影是市川崑93年的遺作 fusa (阿房) 日本譯名是"穿過那扇木門"

以下是簡介:

the cure - disintergration (live wembley 1991)



之前與 klaus barbie 談及到單曲的好與壞大概可以推斷整張唱片的質素,正確地說絕對是的,但這張 disintergration 在當年我可能沒有聽過任何單曲便購買,因此在沒有任何客觀因素情況下所喜歡的歌曲居然大部分不是單曲, disintergration裡沒記錯應該有四首單曲推出市場,分別是 lovesong、picture of you、fascination street和 lullaby,四首單曲裡最喜歡是picture of you,其餘不是不喜歡,但肯定不是我至愛,其實在我估計如果你是偏向 cure 陰暗風格個班樂迷結果跟我一樣,可以理解的是因為 disintergration 對上那張 kiss me kiss me kiss me 取得市場上最重要的一次勝利,接著disintergration的推出風格上是兩碼子的事,所以唱片公司不敢走這個險推出陰暗傷感的單曲如全碟裡我最愛的一首,與大碟同名的 disintergration!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pet shop boys - go west



其實繼大碟 very 之後,再沒有留意他們的出品,只是偶爾在電視或電台聽到他們的聲音。

go west每次聽親都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