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在電影節所看過最喜歡的一部,說是偏心是有少少的..
蔡明亮愛徒李康生的第二部長片? 你會問仍繼續師承蔡明亮還是已開始逐步建立小康自己的品牌,我不會說是完全走出蔡明亮的框架,因為電影意識上同樣是滲著表面文明實質畸形的社會裡人們無法走出孤獨存在孤獨死亡的宿命,但就正如蔡明亮自己說小康和他的分別是小康多了一雙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眼睛,因而在愛神裡的寶島獨有檳榔文化只有透過小康雙眼才能描繪出寫實感,和另一重要分別是電影表達的手法上沒有太明顯蔡明亮式的隱喻意象反而單純在視覺上充斥著斑斕的色彩,這些在過去蔡明亮的電影裡倒甚少看到,或許是有必要去特顯檳榔西施的風情,和那些令人迷醉的霓虹燈光更特顯風情背後的滄涼,而在故事上沒有意外的地方,講述兩個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情與肉悲劇,但透過小康逐漸渾熟的導演技巧把那份傷感失落貫穿全片,超現實的筆觸沒有過份把它美化,相反與現實的無奈相濡以沫,感覺上收放自如。

李康生的第二部電影對於不同人有不同的評價,但一點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確實比第一部進步了很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