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old picture

前幾天看了一齣經友人 otto 推介的日本電影"那些年遇上世之介", 從香港譯名也能推測是一齣關於"那些年"的電影。電影故事很簡單,在我們曾經年輕或在校園的時候總會遇上一些人令你幾深刻,但他們只是過客在生命中流過,到多年後他/她們總會無故在腦海閃過,他們生活好嗎? 有些又或者可能已不在人世..我喜歡這電影,以平實的手法讓觀眾更易走進自己的那些年,但我略嫌電影長了一點,而主角的結局令整套電影的意義更理所當然。

看完之後第二天,突然有一個幾玩得埋的中學同學在facebook找到我,他更send了一批舊照片給我,當我收到後,眼淚不禁落下,因為我曾經說過自己最愉快便是那段時光。





攝於1989年十月二十六日到長洲旅行,當時我唸中三。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深田繪里子



1Q84裡有一個角色名字叫深田繪里子, 是一位奇異少女, 那年讀著其間在地鐵看到這poster, 一眼便察覺相中人很有深田繪里子的特質,她名字叫顏卓靈, 在迷離夜裡飾演一隻愛恨執著的年輕女鬼.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人鬼同途



以前港產電影在市場上最吃香有四種元素,分別是功夫、警匪、黑幫、靈異. 近年唯獨靈異電影在港產電影市場上處於較黯淡位置, 或多或少是受內地影響, 因為靈異和黑幫題材的電影在內地是禁播的, 電影人為賺人仔唯有放棄拍攝, 因此真正帶有濃厚本土色彩的鬼片好像絕了跡一樣, 加上近年泰國恐怖電影攻佔亞洲市場(可惜質素比比皆是), 即便曾把我嚇倒的"見鬼"和"C+偵探"也不算是純正港產電影, 若要翻箱倒箧找出最近的港產鬼片那怕要數到2001年許鞍華的"幽靈人間"了, 因此當得知一群有心的電影人要拍攝一套純正合港人口味的鬼片"迷離夜"後, 心情難掩興奮和感動, 其實迷離夜是改篇本地作家李碧華的"夜"系列的靈異小說, 八月還上映另一齣"奇幻夜". 李碧華是一位本地傳奇作家, 過去有很多她的作品都被她親自改篇成電影, 有些電影更榮獲獎項甚至揚威國際, 例如"霸王别姬"、"誘僧"、"秦俑"、"胭脂扣"等等, 另外一些鮮為人知的作品例如"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甚至同樣由陳果執導的"餃子"都是出自她手筆, 慚愧是自己一本都沒讀過, 反而改篇的電影就看過不少包括現在的"迷離夜".

"迷離夜"分成三個短篇故事分別由任達華、李志毅、陳果執導. 三個故事的共通點是人與鬼沒有主體和客體, 換句話說人與鬼沒有分別, 他們的行為是構成結果的關鍵, 而那些行為都是人性一般的醜惡面. 任達華是一個有下巴的人, 但其貪婪的思想, 行屍走肉的生活跟那群終日纏著他的鬼魂不見得有多大分別, 第二個故事裡搞婚外情不負責任的小白臉到最終只是換來驚嚇一場, 少女為的只是一個自己不敢承認的答案, 也沒有要置人家死地, 因此也不見得人鬼的分別, 最後一個故事顧美華的惡毒, 邵音音的自私, 你敢說她們比將要報復的陳靜清高嗎? 我不是電影裡的道德判官, 只是想向大家說這電影除了靈異元素外, 給我最明顯的信息是人鬼又如何, 善惡不適用. 因此絕對不可與那些一家人搬進新屋後被鬼作弄或一群人到荒島旅行被迫住在鬼屋裡的驚嚇題材相比, 但若說最令我毛骨聳然應是任達華初試牛刀的第一個故事, 至於梁家輝與陳慧琳合演的第二個故事也出奇地好看,很有化學作用. 而陳果的第三個故事也最能表達電影的宣傳主題- 善惡到頭終有報, 也保持他一貫介乎寫實與超現實風格,把香港打小人文化呈現, 但故事有些地方自己看不明, 也許要多看一次. 總括而言"迷離夜"是一部近年難得一見的本土靈異電影.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盲探



一心捧杜琪峯場. 有留意他個人或與韋家輝合作的電影都知他們的作品分為兩類, 一是風格化,另一是商業喜劇, 今次盲探則把兩類融為一體, 但我感覺後者佔多一點, 自己不太受落. 結尾不知巧合還是什麼, 很像艾慕杜華或金基德電影的扭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