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2013 albums and singles 結語
可能有朋友好奇我今年所推介的industrial techno為什麼今年一張都沒有放進list裡,是因為現在太多這派系的音樂,質素好像大多相同,沒有太特出,也沒有太差,所以我索性一張都不選,我只以我平日放得最多次數在唱機上為準則來選出十張而已。
告白
看告白前已知道電影獲得不少好評,直到昨晚終親身體驗電影如何令自己目定口呆。電影內容與一般青少年罪惡故事無異,但卻以很高明的手法去把在這世代的青少年問題抽絲剝繭直達人性最底層的地獄。我不清楚女角松隆子以往有沒有參與過任何類似告白的角色,她這次以非常冷酷的外表心底裡充斥著無窮仇恨與痛苦去演繹復仇者的角色非常突出,然而她這角色對我這個觀眾來說只是一個虛擬的設定,即是在電影裡是沒有實體的存在,她就像一面善與惡的鏡子,讓兩位行兇的少年反省自己最黑暗的一面,把那罪惡的源頭掘出來,從而了解生命最基本的意義,像Xray把人性從頭到尾赤裸地展露,至於電影結構就有點像gus van sant "大象"的敍事手法,把電影主要幾個角色的背後動機達到電影名字的﹣﹣告白。老實說我已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過這麼出色的日本電影,盡管遲了三年才看。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2013 albums and singles
1. Actress - Grey over blue EP
2. Ricardo Villalobos & Max Loderbauer Feat. Tea Time & Azeem – Turbo semantic EP
3. Cosmin TRG - Gordian
4. The KVB - Immaterial visions
5. Jan Anderzen & Sam Hamilton - Brombron 24: Banking
6. The Field - Cupid's head
7. The Lloyd Pack - at home with Lloyd Pack
8. Vår - no one dances quite like my brother
9. Julia Holter - Loud city song
10. Segue - Athabasca
![]() |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如果你問我什麼時候才令自己慢下來, 我會答你在跑步的時候. 因為我在平日裡也沒法像跑步時把節奏控制得如此自如, 每當周遭的風景在不停轉換時, 我其實在慢條斯理地傾聽內心的說話, 靜靜觀察心靈的景象, 看蔡明亮電影時就很有跑步時那份感覺. 在外在急速流動的城市, 他的電影永遠要你放慢腳步去觀察那總是被社會邊緣化的一群, 因此多年來我都習慣了走進電影院一起與被世界遺棄的一群慢跑一個多小時. 今屆金馬獎最令我喜出望外當然是蔡導得獎, 但意義不在於他奪得最佳導演獎, 況且得獎對蔡導來說也不是什麼大件事, 問題是過去金馬跟蔡明亮閙得相當不愉快, 難得今屆的評審有一份專業的眼光和胸襟, 讓蔡明亮擊敗大熱的王家衛奪得最佳導演, 最令我感恩慰是他的愛徒李康生一直對他不離不棄, 終在郊遊裡奪得最佳男主角, 我認為李康生在郊遊裡的演出可謂把二十年來的累積生活經驗一次過盡地表現出來, 很驚人的演繹, 如果今次他失獎, 我真替他不值.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marcel fengler live in hk

德國柏林著名minimal techno 樂手/DJ - marcel fengler 會在今個星期五11月22日在中環volar 演出一場.
Berlin's minimal techno artist - marcel fengler will perform at volar central on this friday 22/11.
http://www.ticketflap.com/en/events/147/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lou reed 1942-2013
r.i.p.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like someone in love
十.一假期對我來說可有可無, 最理想是安在家中看那堆積如山的電影. 要選一套電影看並非想像中簡單, 不同的電影要以不同心情迎合, 好吧, 廢話少說,最後我選了由伊朗導演Abbas Kiarostami再度出國執導的外國電影"東京出租少女 like someone in love". 顧名思義今次選擇的是日本, 至於為什麼選擇日本作今次舞台, 我想是若要在亞洲挑選一個表面繁華,背後人與人之間卻是多麼的冷漠疏離, 日本應是最甚.
單看中文譯名你可能會認為是關於援交, 但實際是探討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溝通. 全片無任何色情情節, 故事只有三個重要角色, 分別是為了學業出賣身體的援交少女, 退休的社會學教授和少女疑心大的男朋友. 電影最大特色是三位主角的身份在一日間改變過來, 大家都樂於沉醉在這謊言中, 因為在東京這個空虛的城市裡, 他們都得到無比的心靈慰藉,那怕是一日半日, 最後當謊言穿了, 現實暴力的聲音開始張牙舞爪, 直到不可收拾, 而溫惋的歌聲"like someone in love" 亦徐徐響起, 是非常震憾的一幕.
2013年9月28日 星期六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Body/Head – Coming Apart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2013年8月18日 星期日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2013年8月4日 星期日
solaris original soundtrack
我很喜歡塔可夫斯基1972年的科幻電影solaris,而值得一提配樂師 Eduard artemiev 更為電影製作了出色的配樂,配合電影的主題彌漫一片神傷陰暗的氛圍,親自用風琴演奏巴赫的 "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 是整張原聲的亮點,很高興現在重新出版,已急不及待預訂了。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old picture
前幾天看了一齣經友人 otto 推介的日本電影"那些年遇上世之介", 從香港譯名也能推測是一齣關於"那些年"的電影。電影故事很簡單,在我們曾經年輕或在校園的時候總會遇上一些人令你幾深刻,但他們只是過客在生命中流過,到多年後他/她們總會無故在腦海閃過,他們生活好嗎? 有些又或者可能已不在人世..我喜歡這電影,以平實的手法讓觀眾更易走進自己的那些年,但我略嫌電影長了一點,而主角的結局令整套電影的意義更理所當然。
看完之後第二天,突然有一個幾玩得埋的中學同學在facebook找到我,他更send了一批舊照片給我,當我收到後,眼淚不禁落下,因為我曾經說過自己最愉快便是那段時光。
攝於1989年十月二十六日到長洲旅行,當時我唸中三。
看完之後第二天,突然有一個幾玩得埋的中學同學在facebook找到我,他更send了一批舊照片給我,當我收到後,眼淚不禁落下,因為我曾經說過自己最愉快便是那段時光。
攝於1989年十月二十六日到長洲旅行,當時我唸中三。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