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november növelet - from heaven on earth


工業音樂永遠有一種令我振作的力量.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夢影院


筆者時常都會造同一個夢, 夢的內容是回到從前經常去的舊戲院, 然後每次都不是在看戲, 而是在影院外的走廊,樓梯,大堂不停遊蕩, 在夢裡的感覺既不像迷路, 卻又彷彿離不開那裡, 帶點詭異但又不至恐怖, 通常夢境的地點是從前的銅鑼灣翡翠明珠戲院, 即是現時的 MCLJP 戲院, 昔日的翡翠明珠戲院比現在大很多, 現在的MCLJP 戲院 只佔了那裡面積三分一範圍左右, 其餘是餐廳, 而以前戲院是佔了面積的全部, 分開了翡翠和明珠兩院, 翡翠是播港產片, 明珠則是播西片, 記得香港第一部上映的三級片都是在那裡看的, 當時我仍未到十八歲, 身邊的友人亦是, 但又沒有查過身份證..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sóley - we sink


看了 midnight in paris, 很喜歡, 正如 otto 說劇本可能有點無聊, 但也是 woody allen 的投射. 我們常嘆謂自己所身處的年代如何的糟透, 若真的能活在自己一直盼望的年代, 到時又可能想活在另一個年代. 我現在時常回想八十年代如何的美好, 但我在八十年代時其實只是一個小學生, 所以某程度上不可能真正體驗當時的生活, 但我卻敢說如果當時自己已是成年人, 我想結果跟現在可能分別不大, 同樣希望回到某某夢幻年代.

雖則如此, 八十年代是很值得緬懷的, 去到八十年代尾, 已踏上中學階段, 那時很喜歡走堂去看二輪電影, 因為學校下面便是電影院, 非常就腳, 所謂二輪電影是落了畫的電影會在二輪的時段再度放映, 當然收費會便宜很多, 記得當時王家衛的處女作旺角卡門, 筆者是看了兩次, 第一次是看正場,第二次是看二輪, 還記得那時候我是不會獨自到戲院看戲, 但旺角卡門令我初嘗一個人到戲院看戲的滋味.

還有, 現在那群90後, 一天有機會去到中年, 我認為他們的回憶不會有我們那麼深刻和真摰, 因為現在一切實在太快了, 對他們來說什都一瞬即逝, 他們根本都無法認清那個世界是真實的,那個世界是虛擬的,甚至自己是真實的嗎? 記憶對他們來說太 rare 了.

PS: 如果有90後看了這篇野,他們可能會說, 收皮啦! 老屎忽!

筆者80,90年代的回憶產物:

愛華 walkman灣仔海運商場的唱片店(在那裡買第一張cure)太古城 roller 場南華會的遊戲機中心 灣仔 jimmy white 桌球室中環環球大廈band tee店(那裡認識 sex pistols)新都戲院旺角荷里活商場(即是monitor的最初地扯)technics discman和女同學在銅鑼灣明珠戲院看米高德格拉斯主演的 black rain夢劇院金堡商場地庫的green peace(it 前身) 買 palladium(即是現時金百利商場)百利的lemonhead 和 bb shop古著店阿飛正傳當時放映完畢的屌老母聲灣仔v8機舖開業很短時間的電業城唱片nova disco赤柱木屋區陳百強的無聲勝有聲、譚詠麟的迷惑黑膠、beyond 真的見証大碟、電視義不容情一生何求維園上體育課、大家樂的雞肶意粉、depeche mode the singles 81-85 cd夜晚聽商台的怪談在電視上看到達明一派的今夜星光燦爛銅鑼灣總統戲院、灣仔新華戲院、紅屋餐廳沙田火炭馬會員工宿舍新世界東急、ikea的波波池六四事件在學校裡集體悼念東卡色帶pet shop boys第一次聽到 nirvana 的 smell like teen spirit、amoeba有 alternative section 時期的尖沙咀hmv尖沙咀hmv附近的 my coffee金獅影帶時代廣場的 tower records、sonic youth 來港(但我冇去到)、depeche mode 在大球場演出(同樣冇去到)、藏春閣、灣仔富士舞廳、新加美舞廳、皇后戲院....

2011年9月21日 星期三

the world of shigeru umebayashi



原本今日落信和搵深夜食堂dvd(根本大海撈針),最後卻買了這cd, 好貴啊!! 但冇法,為了"其後"和"周漁的火車"的配樂!

其實我本身很少會買 soundtrack 聽,特別是自己喜歡的電影,因為我覺得這音樂是屬於該電影的,兩者不可分割,那樣才會發揮最佳效果,一起感受才會完全觸動官能反應,但電影"其後"倒例外,原因其後的 main theme 實在太棒了,和另一原因是自己不太喜歡其後這電影,我還未捉摸到很多文藝青年對這電影如此瘋狂的奧秘,或許要看多次才能下結論,但其配樂真是令人很感動。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hermann nitsch - das 6-tage-spiel des orgien mysterien theaters LP



上次到東京旅行買的,一心諗住放,點知市價太低,只好收藏,一直都不太喜歡 hermann nitsch, 計埋而家只聽過呢張碟三次。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深夜食堂 2

唔知有冇中文字幕版, 有就即掃!

講返深夜食堂, 其實呢套野好鬼似好多年前 jim jarmusch 嗰套 night on earth, 只是換了五個的士司機在五個城市裡同一夜裡的遭遇, 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想搵返這齣嚟睇.


night on earht 還有 betty blue 既大口婆演出乘客一角.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深夜食堂


最近看過一齣頗有趣改編自漫畫的日劇,叫做 "深夜食堂",每集只有二十五分鐘。所謂深夜食堂,故名思義是一間為夜鬼而設的餐室,營業時間由晚上12時至早上七時,與其他食店不同是沒有名貴或花巧的食物供給客人,店主只為客人提供的幾款簡單的菜式,還有只準許客人點一瓶啤酒或幾杯燒酒而已,客人不多,但有著各階層的人,他們都有一個故事,店主也不簡單,貌似飽受風霜,如今像退隱江湖的劍客棲身在夜魅霓虹的新宿背後,看遍各式各樣的人,他吸一口煙,然後一笑之置,人海的光怪綠離盡在今夜。

一直都很喜歡以夜間為提的故事,好像 after hours, ptu, 以至村上春樹的黑夜之後等等,而這日劇以這餐室為背景,每晚遇上的客人都有一個看似平凡的故事,大有可能也曾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沒有,有些看似不足為奇,有些荒謬絕倫,但當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何曾不是哭過笑過執著過,至於為何選擇夜晚,我相信夜晚應是靈魂最透徹的時候。




http://tw.myblog.yahoo.com/captain-ryuki/article?mid=13697
http://innocencechen.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14.html
http://www.meshiya.tv/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savage - only you



更正之前提及過夢劇院的"囚",正確是改編是 savage 的 only you.

其實在八十年代, 類似 savage "only you" 的旋律有很多, 例如有改編玉置浩二由譚詠麟主唱的酒紅色的心.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

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nico - desertshore


desertshore 是我最喜歡的一張 nico 作品, 唱片封面來自 nico 有份主演法國導演 philippe garrel 在1972年執導的電影 la cicatrice intérieure "inner scar", 電影的實驗性極強加上非常簡約的主軸, 需要無比耐性消化, 至於 desertshore 是我認為是 nico 在藝術領域上最精彩的精神演繹, nico 獨白般的唱詠, 彌漫著她那種永遠叫人無法了解的孤獨和蒼白美, 配合 john cale 的低泣安魂曲演奏,一下子在你最脆弱的時候出現一位神秘的瞎子, 潛入你內心黑暗的樂土, 與一道似曾相識的疤痕相聚.







但願明日的帝國降臨,但願把我頑強的愚昧收服,但最後我沒有被帶走,只有被遺棄在永恆的虛空裡,重複再重複,永無止境..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yannis kyriakides - the thing like us


夢劇院

每次提起夢劇院總會勾起筆者的青蔥歲月. 在當時你可以說她們不吃人間煙火, 但實情是她們把一切煙火都吃掉了, 淨化成一股哲人的空氣, 創造屬於她們的美學. 李敏才華橫溢, 豈只會是周星馳的編劇,還有在編曲方面在當時的中文流行歌裡是很少見到的, keith yip與麥皓輪把前衛的 euro beat 融入其中, 雖然那時還有達明一派的存在, 但我從不會把他們相提並論, 說到底達明此終有強勁的後台,支撐商業市場的價值, 但夢劇院卻沒有那麼幸運, 她們的運作模式是近乎獨立, 卻比達明較重流行氣息, 畢竟兩隊組合都可謂是筆者的文藝視野重要開拓者.






另外我很喜歡她們其中一曲叫 "囚", 可惜在 youtube 裡找不到. 而囚的原曲是改編 savage 的 only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