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30日 星期五

chinese new year



新年假期就快完結,這個假期差不多天天都醉個痛快,可以說是不撚知所謂!

those records and cds just got today! klangwart本應是買cd,但我收到的卻是黑膠!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wolfgang voigt - gas



gas 這張 unreleased tracks,與他過往的分別是以 ambient 做主導。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cosey fanni tutti - time to tell



i feel shame of myself, but don't laugh at me, because your soul even make me sick.

2009年1月24日 星期六

carrie



突然諗起這套童年時看的電影, 記得那時總會把它和閃靈撈亂,畢竟同是出自 stephen king 的手筆。

the band of holy joy - more tales from the city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想睇。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mokira - hateless



呢張碟在 07 年推出, 一聽之下同之前 04 年在 type 出個張很大分別, hateless 非常 deep 同 drone, 無旋律可言! 雖然改變很大, 但同 b.fleshchmann 的情況不同, 因為 b.fleshchmann 的風格早已在我腦裡定型, 而 mokira 之前 type 那張類似 minimal techno 沒有給我太大印象, 所以聽 hateless 感到驚喜絕不奇。

2009年1月18日 星期日

films and music bought recently

conspirators of pleasure - jan svankmajer


the sacrifice - andrei tarkovsky


thorofon - a tactical wrecking action (cassette)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tausendschoen - neuro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tausendschoen 是繼 zoivet france 後我自己非常喜愛的一隊 industrial dark ambient, 以 maeror tri 的 成員 helge siehl 為主腦, 我最愛的一張 neurophysiological foundation 是深夜必播之選,我不懂怎去形容那給我的感覺,就像首先被一種 zoviet france 式的 ambient 旋渦把無意義的軀體融化, 然後進一步再被那重複性的輕鼓擊和一堆蠕動的雜音將自主意識侵蝕,最後就剩下靈魂從一切中超脫出來..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VA - milkshake


呢兩天天氣的問題,今天病了,好彩家裡有這些看門口。

真係要向 klaus barbie 講聲 thankyou, 你近排推介的跳舞音樂真一流!

文雀



08年睇過很少戲,港產的電影更少,雖然我自己不太喜歡文雀,但一眾港戲裡可謂一枝獨秀,我不喜歡的原因是杜生的電影好像越來越風格化,文雀彷似是杜生寫的一首詩,孤芳自賞得要命,完全乏略了本身的戲味,以往看他的電影吸引我主要是他獨有的戲味,例如ptu,黑社會等,不是說他變了詩人不好,問題是就像之前我寫b.fleshchmann 新碟的弊病那樣,我要看詩我不需要杜琪峰。

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paul auster , smoke, Oracle Night

之前都提及個這位美國作家,外界譽為"穿膠鞋的卡夫卡"又或者把他與村上春樹的文學氣息扯在一起,但那通通不是我留意他的主要原因,而是他曾為 wayne wang 的 smoke 創作電影劇本,單看smoke 這套傑作,就能理解他善於掌握都市人的疏離卻愄懼孤獨的感覺,這點卻與村上春樹有點相似。

smoke 是一部觸動心靈的電影,它借助一間位於紐約市的賣煙店,把幾個無甚關聯的人物連成一起,各人有各人的故事,有趣是煙店店主每天都會在店外拍一幅照片,留著每天不同的面孔在鏡頭裡,有些可能每天都在那街上路過出現,有些可能出現一次,數年後可能再出現,而那段時間天天出現的可能已不再出現..那變遷令筆者感慨。 雖然是一部文藝電影,但以 wayne wang 獨到的觸覺,全片拍攝流暢自如,沒有半點悶藝,適合任何人觀看,若從沒看過此電影的朋友,誠意向大家推薦!





至於 paul auster 的小說我自己從未讀過,而 "神諭之夜 oracle night" 亦是我挑選的作品之一, 之前找過很多地方都沒有,但前幾天終於給我找到!

以下是 oracle night 的簡介:
 本書為保羅.奧斯特的第十一本小說,令人著迷,讀來雖像老派的鬼故事,但小說中卻無鬼魂,只有一群有血有肉、鎮日遊走於擾人現實之境的尋常人物。本書探索時間的本質,帶領讀者穿越主角的想像迷宮,全書精采絕倫,顯現驚人的原創力,再度肯定奧斯特在今日美國文壇的聲譽。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成人電影的高達 - 一塚本


對我而言現今日本色情電影的名牌導演非一塚本莫屬,你可能會偷笑名牌導演?沒錯,據我估計大部分人(年輕人居多)看AV尤其是日本都可能會以女角的質素為大前提而忽略故事性,條女掂,懶理得什麼劇情呀,最後點都會埋牙啦,那麼故事性的強弱還重要嗎?我本人認為故事性的強弱是直接影響結果的關鍵,如果以偶像化的心態去看AV,只會浪費了看AV的真正樂趣。據我推斷塚本兄在有限資金下製作出超越一般色情電影的質素,他應有某程度的藝術修為,無論在拍攝角度,氣氛的營造,選角以至配樂都彰顯他對電影語言的野心,但AV歸AV,此終不適宜太過偏離色情電影應有的火位,要不是跟一套情慾爛片沒分別。在選角方面,他喜愛用一些外貌平凡身材不算特出(跨張)但勝在自然富現實感,即是平日落街撞口撞面的女士,由於故事清一色想表達潛藏在人們的抑壓性慾,道德愈是繃緊的日本社會,人們的正常性慾愈是變異扭曲,其實類似的故事理念早在從前那堆日活出品已出現,只是要合乎當時電影的性愛尺度,所以塚本的故事老是離不開不倫戀的命題,例如母親和兒子,父親和女兒,或者妻子和大伯,家公的類似題材,因此在選角方面不能有半點 pornstar feel,否則便會大大減低其寫實性,更要一提是一眾演員的演技若是在其他導演下相信不能有如此的發揮,甚至有可能是眾演員藉此演繹而發洩內心真實黑暗的一面,因此有很多時在表情上或性交的動態上有點跨張,抑或是過份投入所至就因觀眾的接收而異。

以上內容非全屬個人意見,也綜合了klaus barbie 對他的評價。

bond

this article first published was on efd records' blog in 2007

disappear forever..........



this is fucked me up !

I tried to do some settings in my blogger this morning, and i don't know what have i done wrong, the old blog of mystery train is all gone, shit, so all the old posts and articles disappeared completely, sorry everyone!

and i don't know how to add the links on the side, coz this is new version blogger!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alternative 2008

1.koen holtkamp - field rituals (experimental)

2.va - juche (industrial)

3.peter rehberg - work for GV 2004-2008 (experimental)

4.Иерофания - Послевоенное ч.2 (Локализация Страха) (industrial)

5.coH + cosey fanni Tutti - coh plays cosey (experimental)

6.beyond sensory experience - no lights in our eyes (dark ambient)

7.fennesz - the black sea (experimental/electro-acoustic)

8.felicia atkinson with sylvain chauveau - roman anglais (experimental)

9.claudio rocchetti - another piece of teenage wildlife (experimental/electro-acoustic)

10.jasper leyand - carbon series vol.5 (expermential/drone)

11.inca ore - birthday of bless you (experimental)

12.michael santos - the happy error (electro-acoustic/field recording)

13.peter broderick - float (experimental)